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族群,不只因為體內的發炎反應會促進骨質流失、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也會令骨質流失速度加快;再者,該病患又以更年期婦女居多,在原本骨質狀況不好下,更是雪上加霜。
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報告指出,50歲以上每2名女性就有一名有骨鬆性骨折、每5位男性也有一名,而因骨鬆性骨折所造成的髖骨骨折又較其他部位骨折所導致的失能與死亡率來得高,約有20%至24%的患者會在發生的第一年即死亡、有40%則無法自主行動、60%需要協助。
而自體免疫疾病包括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燥症等,因為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發炎性細胞激素上升,會引起骨頭內的蝕骨細胞活性增加,造成骨質流失、骨密下降,可說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族群。
嘉義基督教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王宏斌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關節炎之王,病患一經確診,幾乎百分之百會走往骨質疏鬆這條路。當然,也不只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其他如甲狀腺功能過高、腎上腺皮質素過高等慢性發炎性疾病都可能導致骨質疏鬆的狀況。
用藥會讓骨鬆情況更嚴重
類風濕性關節炎會造成骨質疏鬆的原因,不光是疾病本身,用藥方式也是讓情況更嚴重的因素。「尤其是類固醇,雖然能治療發炎、延緩病程,但也會造成骨質疏鬆。」王宏斌說,類固醇的使用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上就像雙面刃,但目前醫界已有共識,「患者的疾病若已經控制的不錯,最先減少或停掉的藥物會是類固醇。」
另外,也因該病好發年齡介於40至60歲之間,又以女性居多,這年齡層的婦女面臨更年期停經階段,一旦停經少了女性荷爾蒙的保護,會讓骨質流失的更快,再加上病情與藥物的影響,更讓情況雪上加霜。
臨床經常以骨質密度來判斷骨鬆的嚴重度,「但骨質密度不能全然代表骨頭的強度,其他如骨頭的質量、骨小樑結構是否完整等都很重要。」比較令人擔憂的,長期使用類固醇的病患,骨質密度的檢查結果可能並不差,但實際上骨頭的結構卻已經崩壞,這常會讓人疏於警覺。
王宏斌說,無論如何,風濕性關節炎病患首先都必須要積極地將本病控制好,且同時要有意識地保骨、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才可能把傷害降到最低。
新一代生物製劑對骨頭修補有幫助
類風濕性關節炎對骨骼關節的破壞力強,經國外研究發現,在疾病發生前兩、三年內,骨骼結構就已開始產生變化了;也就是說,骨質疏鬆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同時進行的;所以一旦確診後,就必須持續關注骨骼的健康度。以嘉義基督教醫院為例,目前家醫科已有專設的骨鬆聯合照護門診,只要病患有需求,風濕專科的醫師便會同時轉介過去,進行評估並展開照護。
至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過程中,是否有預防或可減緩骨鬆發生的藥物?王宏斌認為,從學理上看,只要是減少關節發炎的藥物都對減緩骨鬆的發生有些許程度的幫助,「不管是傳統免疫調節劑或是新一代的生物製劑及小分子標靶藥物,對於預防骨鬆的效果主要是來自於疾病的控制及減少發炎。學理上,疾病控制得越好,骨鬆惡化的程度會來得較緩慢。目前的數筆臨床研究,並没有共識那一種新一代的生物製劑或小分子標靶藥物獨優於其中,若未來有發現,也需要足夠的學理支持。」不過,目前仍認為,想要積極預防骨質疏鬆,必須多管齊下,但更重要的是,要降低骨折的發生。
新一代的生物製劑與小分子標靶藥物可以讓全身系統性的發炎情況好轉,可阻斷關節的破壞;甚至,目前已有藥物對於骨頭的部分再生是有幫助的,「不過,要讓骨鬆逆轉幾乎目前仍未有強烈的證據。」他認為,雖然藥物有其對骨頭修補的好處,但防治骨鬆的真正意義,應該是在預防骨鬆性骨折所造成的失能傷害。
預防骨鬆性骨折,才能真正降低失能傷害
通常在病患沒有面臨骨折的痛苦時,不會認為預防骨質疏鬆是重要的。王宏斌呼籲,骨質疏鬆早期沒有症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疾病,等到骨折發生、骨質嚴重疏鬆、骨骼結構又不好時,情況就很糟了。「建議病友要先把疾病控制好,且平日應養成保健骨骼的好習慣。」例如增加飲食中的鈣質與維生素D,避免菸酒、規律運動、增強體能與平衡反應、肌耐力等。
此外,也提醒另一重要觀念,「有骨質疏鬆不見得會骨折,但骨折的發生通常是意外,如何降低意外、不要跌倒,才是最核心的防治方法。」尤其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友,因為關節疼痛不舒服、活動量可能減少,更可能因此跌倒,且跌倒後發生骨折的機率也高,所以居家的防護措施更要做好,例如鞋子要防滑、照明要足夠、行經的地面不要有異物或電線、最好設置扶手與使用拐杖等,只要提高警覺,有意識地預防意外發生,就是防治骨鬆性骨折的最佳策略。